孩子贪玩怎么办?
有的小学生整天贪玩,对学习毫无兴趣,缺乏自觉学习的态度,即使是在监督的情况下,也总是左顾右盼,心不在焉。那么,应该如何对待这种贪玩、不爱学习的孩子呢?
一、从小培养注意力。
儿童不爱学习常与其注意力差有关。课堂教学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钟,有的孩子却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,有许多内容在“开小差”时没听到、没理解,结果成绩差,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,进而不爱学习。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。
二、学习强度不可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。
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放学后又安排几小时的学习,其实这样并不好。一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本已很累,再加上几个小时的额外学习,大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;二是“课堂——家庭式”的接力学习往往使孩子学习由最初的好奇、爱学变成厌倦甚至仇视学习了。
三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,如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,孩子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绝。我们经常看到,有的孩子对昆虫有兴趣,凡是有关昆虫方面的事情,他都愿意知道,有时甚至找来一些他们根本看不懂的书籍来阅读,表现得十分专注。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。
四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。
不断取得学习上的成功,是对学习的最佳刺激与鞭策。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,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,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。因此,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,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,并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,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。
五、不要强迫孩子学习。
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,不考虑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,一味叫孩子学这、学那,搞疲劳战术,则往往会使孩子对学习生厌,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。
六、身教胜于言教。
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。要使孩子热爱学习,自己必须爱读书,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如果父母成天玩麻将、看电视、跳舞、应酬,那么要想孩子“出污泥而不染”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七、避免家教中的误导。
家庭教育中父母讲话不慎而产生的错误导向,也是孩子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,例如,有的家长说:“这孩子小时候生过病,脑子不好使,所以学不进去。”结果孩子果然也认为自己脑子不好,于是放弃学习。
八、为孩子找一个爱学习的好伙伴。
有的孩子在单独一人时不爱学习,但如果旁边有一位爱学习的好朋友,孩子就变得爱学习。这种同伴的力量往往比家长的说教、打骂更有效。
推荐内容
- 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
针对“家庭体罚子女现象”的调查显示,近2/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...
- 怎样帮高中孩子调整心态
寒假是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的一个重要时期。要想办法切实降...
- 夸奖孩子要讲究方式
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——称赞,就像青霉素一样,...
- 你知道怎样夸孩子么
在“赏识教育”的发祥地美国,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的父母...
- 父母教育孩子新时代方法
教育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一本正经?当然不是。家长完全可以尝试...
- 毛泽东家教的四点启发
毛泽东同志对子女要求很严,期望也很高,他对子女的教育很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