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赏识教育文章

赏识教育课堂

更新时间:2014-08-07 22:25  来源:赏识教育网  作者:李连栋   访问量:
【导读】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。它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个体,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。因为人各有长短之处,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。

[案例背景]:

主角:纪好,男,学习方面,爱动脑筋,粗心,作业基本不做,成绩中下。

今年我担任五年级四班数学。这个班有几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,特别是纪好,当我第一次看他写“4”那么吃力的时候,和惊讶。他上课走神,随意插话,思路信马由缰。从来不交作业,成绩较差。但每次认错较好,回去后又“义无反顾”。他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引起同学的反感,成了老师的难题,我多次找他谈话交流,他以为是我难为他,闭口无言,一如既往。

[案例思考题]:

针对于他的态度,怎么解决纪好的问题?

A、严厉的批评。

B、继续苦口婆心的教育。

C、不管了冷淡的对待,不闻不问。

D、用赏识教育,用事实证明。

[背景分析]:

后来从前任教师和身边的同学中了解到,他很热心,好调皮,善思考,爱看电视,自制力较差,父母对学习很少过问,用谎话“欺骗”父母。这实际上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,如果方法得当,就挽救一个孩子,挽救一个班级,也就挽回了我的威信;如果方法不当,那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学生……

[案例体验过程]:

通过自己多次观察证实之后,我不急于批评他,惩处他,而是摸索他的心理特点,发现他虽然自制力较差,但事实上还是比较有自尊心的。我寻找机会和他心平气和地谈,一次不够,二次,三次……通过几番交往之后,知道他因回家贪玩,而忘记完成作业,每次都后悔,但就是克服不了,再加上老师的批评与同学们的“嘲笑”,进而对作业持无所谓的态度……后来我发现他上课善于动脑,比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,针对这些,我上课有意识让他回答问题,并积极鼓励和表扬,从同学们的笑声中,也看到了他灿烂的微笑。之后,我找到他的家长来一起配合工作,让家长监督他完成作业的情况。与此同时我还坚持用“放大镜”寻找他的闪光处及时表扬。慢慢地他上课更积极了,功课基本能按时完成,数学难题肯钻研,……由于我们两个“对战”的情况越来越少,情感的交流相对多了起来。同时,我也会偶尔请他帮忙,发作业或者为班集体做些事等。我们之间说话的机会多了起来,他对我的信任也逐渐增加了。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转化,他逐渐地有所改观了。我还鼓励他为自己设定了中的目标,让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。他终于有了新的起点。变成一个爱笑,善思考,勤作业的纪好。

[案例反思]:

对于后进生,只要我们教师能依据他们的心理,灵活巧妙地对症下药,投入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,使“后进生”也能够自尊、自爱、自信和自强起来,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些后进生的潜力给释放出来呢?我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:“赏识教育”是一把金钥匙。

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。它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个体,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。因为人各有长短之处,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。每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,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。作为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:班级里有落后的学生是完全正常的。我们把学生了解得越客观,对教育就越有利,好比医生只有对症才能下药一样。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,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!

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,欢迎您前来咨询,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。
咨询电话: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