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媒体报道 > 报纸杂志

赏识教育:告别标准答案

更新时间:2013-08-16 09:01  来源:赏识教育网  作者:evy   访问量:
【导读】最后,我们都要明白的是:爱才是唯一的答案。如今很多学校推广赏识教育理念,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,就是要给我国教育一些新气象。

  8月12日,上海某大学迎来了令人瞩目的第一届开学典礼,295名新生和一些家长、教师见证了校长的精彩致辞。美方校长用半个小时阐释了该校学生将接受的教育:非知识,非智慧,非正确答案,而是赏识自己和他人,解决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。

  在我国,标准答案观念已经根深蒂固。首先各种考试,若没有统一答案简直是“不成方圆”。隋唐开辟的科举制,选拔人才以经典史籍为纲;当前的小升初,初升高,直到博士入学考试,主要还是以准确性的知识为标准。虽然有一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,但仍然不是主流,众多学子为了各级考试“衣带渐宽”、“人憔悴”的情形普遍至极。

  其次是多年应试教育形成的标准思维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,给学子浇怎样的水,施怎样的肥,就会产生怎样的“果实”,而应试教育标准答案的结果,是学生们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,却没有锻炼出思维能力、创新能力,更别谈学习能力了。在社会中的表现是学生们有学历无能力,善模仿却较少创新,也难怪“钱学森之问”无法解,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标准的教育,学校是标准的“生产车间”,生产的学生千人一面,缺乏个性。赏识教育注重的是因材施教,对待不同的学生,要多角度发掘其本身异于旁人的闪光点,然后通过赏识强化其闪光点。没有哪种固定特长是最优秀的,也没有哪个生命的答案是最完美的。如果一定要追根到底,那或许,爱和赏识才是生命最好的答案。

  或许没有标准答案是最好的答案。

  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才能互相包容赏识。在全球化的时代,接触不同的人群,赏识不同的思维方式,包容不同的文化,这样海纳百川的心态,不仅能做到兼容并包,取长补短,而且能在差异中求共存、促和谐。

  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才能求同存异。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才能在“求同”以后“求异”,在保持和谐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,有自己特色的答案,做到“和而不同”,让答案多样,让问题得到巧妙解决。

  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才能创新求变。标准答案是创新的牢笼,只有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才能努力探究尽可能多的答案,让思维灵感频发,让创新动力不竭,让问题的答案多些视角,多些色彩。

  如今很多学校推广赏识教育理念,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,就是要给我国教育一些新气象。赏识教育的办学理念不能再像国内很多高校那般,追求大学全,以标准的模式生产标准的没有特色和创新力的学生产品,到最后却难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。因此,其“没有标准答案”的培养模式,值得国内高校反思和借鉴;各级教育,从校长到老师,如果“没有标准答案”的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得以形成并且坚不可摧,那么我国各级教育的人才选拨和培养机制有望得以改变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,欢迎您前来咨询,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。
咨询电话: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