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
“赏识教育”在株洲学校盛行

更新时间:2014-02-27 11:02  来源:赏识教育网  作者:huabao   访问量:
【导读】孩子都有一种期望心理,他们渴望得到赏识,得到成功的体验。因此,学校也在推行一种“赏识教育”。


助人为乐之星、文明礼仪之星、爱思考小明星……你都听说过吗?株洲多数学校盛行“赏识教育”,有的班级九成学生期末获奖。

近些年来,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增了一些自定义的期末奖项,奖励范围均增加到30%以上,有学校部分班级的奖励范围更是超过90%,较传统的“三好学生”和“优秀干部”的奖励项目又大幅提升。

“以往传统的奖励范围大都设置在15%以内,按照每班45人来算的话,只有6个人左右能获奖。”一位老师说,现在的奖励已至少增加了一倍,同学们都有“奔头”了。全市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课程,有的孩子因为上学期拿到了一纸奖状,已经为新学期制订了新的目标。

收到奖状,还被舅妈发上了微信

在清水塘学校就读的小李同学在成绩上算不上拔尖,但在寒假前的班会上,他还是领回了一份“努力之星”的奖状。这个年,他觉得过得不错,因为不管是爸妈还是来家里做客的亲友,看到这份奖状都对他鼓励有加。小李说,虽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奖状,但是假期前能带张奖状回家,爸妈总还是比较高兴的。

荷塘小学的卓卓,上学期刚刚就读一年级,成绩在班上并不是很靠前。第一学期结束后,他也收到了一张“进步之星”的奖状。虽然看起来“含金量”不如“三好学生”,但对于他来说,这是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。回家后,不仅卓卓的爸妈很开心,舅妈还用手机拍下了奖状,发到了微信上,并得到20多个“赞”。

这里,六成以上的孩子带着奖状过年

“有的孩子比较调皮,可能成绩也不是很优秀,但他总会有自己的长处。”清水塘学校副校长左屹介绍,孩子都有一种期望心理,他们渴望得到赏识,得到成功的体验。因此,学校也在推行一种“赏识教育”。除开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干部”的奖项以外,还有学科的积极分子,及专门设立的特定奖项。

该校目前的想法是,期末获得奖励的学生不少于60%。实际操作中,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90%以上。但只要评选内容和条件比较合理,班主任填表上报到学校后,学校就会统一制作奖状期末时发放。

左屹也翻看了一下上学期各班上报的“自定义奖项”,其种类至少有20多种。

因为奖励更多,名目更细致,对于老师来说也就有更高的要求。因为老师必须要去了解每一个学生,才能为孩子们找到最合适的奖项。这样,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。

多发奖状能发掘孩子多方面优点

刘云辉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,每个学期都能带回一张带有鼓励词语的奖状。刘云辉开玩笑说,自己当年没得过一张奖状,很羡慕那种满墙贴着奖状的同学。“现在儿子比我强多了,我会把他的奖状好好保存的。”

他认为,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,只有个别孩子能够领到奖状,这种奖状是对优生的鼓励。但是另一方面,可能会给其他孩子带来伤害,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优秀。自己当年就有这样的感受,所以干脆变得“无欲无求”。

传统意义上,优秀的孩子大多指的是成绩好,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,仅仅有学习方面的优秀还是不够的。如今奖项涵盖了各种方面,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。比如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,但是他们却是上进的,颁发一个进步之星,会让他更加坚定前行的决心;再比如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,但是诚实和爱心还有欠缺,那么此时颁发的爱心之星、诚实之星,就会让他向爱心之星学习,向诚实之星学习。


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,欢迎您前来咨询,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。
咨询电话: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 赏识教育③

专题推荐